Quantcast
Channel: The New Paper - Team Singapore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82

无法取代的质造

$
0
0

近年时常听到“取代”一词,机器人和人力之间、科技和手艺之间,当然还有数码与纸质之间。邮政行业近日传来很多消息,让人思考“取代”的意思。

  本周二,德国邮政集团旗下的敦豪国际快递(DHL Express),在本地设立的南亚枢纽正式开幕。1亿4000万元的投入,是其在新加坡迄今最大的一笔投资。

  这其中,发生了哪些“取代”?

  

首先是在机器与人之间:快递包裹分类与处理系统是全自动化的,机器取代了原本要进行分类的人。

  但与此同时,枢纽计划在今年聘用250名员工,可见企业和行业本身并没有被“取代”。

  邮政行业都在积极转型,新邮政也不例外,网站主页上最亮眼的标语早已悄然改成:“您通往世界的大门——电子商务物流和可信通讯的全球领军者。”上一季度,电子商务相关营收,已经达到集团总营收的一半,近期相信还有针对电子商务的大动作。

  

邮政本身也曾是新兴行业。不到100年前,大家还过着写信的日子。当手机和电邮先后开始普及,原本以送信作为核心业务的传统邮政巨擘,相信也曾担心自己迟早会消失。  

  然而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写信的人虽然少了,但订包裹的人却快速增长。未雨绸缪的德国邮政十几年前收购敦豪快递,为近年的转型奠定基础。行业没有被取代,只是递送的东西变了、工具和渠道变了,行业在进行一种自我取代。

  凡是服务于人类需要的行业,或许都不必过于担心被彻底取代。即便随着科技的发展、审美的变化、习惯的更换而面临一次次冲击,终归会在经历一个社会转变所带来的寒战之后,因为又一个社会转变而起死回生。前提是,要懂得自己立足的根本,是服务于人们的哪种需求,然后进行形式和程序上的自我取代。

  

还有一种“取代”来自竞争对手的吞噬。充满机遇之处必然充满竞争。以人人垂涎的电子商务为例,想分得一杯羹的不止邮政企业。除了已经包罗万象的电子商务巨头本身一手包办物流,零售业也在大举进军。

  全球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百货近日宣布,对中国市场策略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,争抢电子商务市场份额。同样熟悉物流的零售业会否逆袭,进军物流业?

  在个人层面,人与人之间也存在“取代”。最近看到杭州一个叫“质造”的设计公司,出品的茶杯等产品,结合了景德镇瓷器和榫卯原理制作的木柄,要价不菲但仍有人问津。这其中的受益者不只是设计公司,更是包括一小部分有手艺而且肯动脑筋,又不抗拒现代审美潮流的工匠。

  工业化制造生产普及时,很多人也曾认为木匠和陶瓷工匠会被科技所取代。的确,这其中是有人“取代”。机械式打刨的木工被机器取代,只会用“一个模子”做瓷器的工匠被机器取代。

  当人是机械式地在操作,被机械取代就是那令人惋惜的必然结局。有创意有手艺的工匠,间接取代了机械式的工匠,迎来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大利润。

  没有一个行业或个人可以高枕无忧,但也有一类行业和一类个人不会被轻易取代,而他们的共性就是拥有一种无法被取代的本事,拥有一种自我取代的思维,从“制造”转型为“质造”。

  

(本文刊在10月23日《早报星期天》·想法)

有一类行业和一类个人不会被轻易取代,而他们的共性就是拥有一种无法被取代的本事,拥有一种自我取代的思维,从“制造”转型为“质造”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82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