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附近有一个自然保护区。身为昆虫爱好者,我都会趁休假时到那里绕一圈,用手机拍摄一些当季开花的植物与巧遇的小动物及昆虫。
由于保护区缺乏柏油路,所以来跑步的居民稀少,是繁华都市中能让人放慢脚步,松懈身心的“净土”。一般会在这里出没的,除了静坐的居民阿伯,带着长镜头来拍照的摄影人,最后就是植物和昆虫爱好者(一般是年长洋人)。
最近,保护区突然变得拥挤。风靡全球的手机游戏“精灵宝可梦GO”席卷狮城,让平时幽静的公园重现生机,男女老少齐聚“捉精灵”的一幕随处可见。
不久前,我在保护区内瞎逛,遇到一对父子席地而坐。仔细观察后发现,他们正坐在2个精灵补给站的正中间,而父亲启动了精灵诱饵,2人玩得不亦乐乎,场面相当温馨。
父亲的名字叫达伦,趁着周末休假带着6岁的儿子华尔特到自然保护区捉精灵。这让我想起我的童年,当时,我和达伦年龄相仿,最常的消遣就是看东京电视台制作的276集“精灵宝可梦”卡通片(神奇宝贝)、收集精灵卡片以及玩宝可梦游戏机。
每一只精灵背后都有着曲折离奇的故事,例如名气最旺的精灵皮卡丘,其实根本不是罕见或攻击力优越的精灵,而是因为它与训练师新手小刚一起成长,出生入死的冒险故事,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。当年皮卡丘战败后遍体鳞伤奄奄一息,全世界的观众都陪着小刚大哭一场。
不仅如此,精灵宝可梦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,例如华人古智慧中的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相成相克,动物生态及食物链(如有水源的地方就有鲤鱼,也会有吃鲤鱼的龙出没)。最可贵的还是游戏中的学习精神,比如“诚实”、“真干”、“和谐”和“智慧”等。
达伦说,“人生很多道理都是学校没教的。但愿小朋友们捕捉“精灵”的当儿,也能享受与感恩大自然所为我们带来的绿油油的草地;在大树下乘凉时,不忘循环用纸。在补给站旋转精灵球时,也能领悟到世间万物与人类皆为一体、生命的循环与无常,而且不破坏自然环境。
(本文刊在10月28日《新明日报》·新闻眼)